06

2022

-

01

污水可生化性好不好,四种方法来鉴别!


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的可生化性(Biodegradability)即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是污水的重要特性之一。

污水存在可生化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污水所含的有机物中,除一些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外,还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这些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性质以及在污水中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该种污水采用生物法处理(通常指好氧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

确定处理对象污水的可生化性,对于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确定生化处理工段进水量、有机负荷等重要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于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据采用的判定参数大致可以分为好氧呼吸参量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法、脱氢酶活性指标法及三磷酸腺苷(ATP)指标等。

 

鉴别污水可生化性的四种方法

① 好氧呼吸参量法
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好氧降解过程中,除COD、B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外,同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好氧呼吸参量法是就是利用上述事实,通过测定COD、B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代谢过程中的O2或CO2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变化来确定某种有机污染物(或污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水质指标,主要可以分为:水质指标评价法、微生物呼吸曲线法、CO2生成量测定法。
 

② 微生物生理指标法

微生物与污水接触后,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新陈代谢,微生物生理指标法就是通过观察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判定该种污水的可生化性。目前可以作为判定依据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有:脱氢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
 

③ 脱氢酶活性指标法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在各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其中脱氢酶起着重要的作用:催化氢从被氧化的物质转移到另一物质。由于脱氢酶对毒物的作用非常敏感,当有毒物存在时,它的活性(单位时间内活化氢的能力)下降。因此,可以利用脱氢酶活性作为评价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如果在以某种污水(有机污染物)为基质的培养液中生长的微生物脱氢酶的活性增加,则表明微生物能够降解该种污水(有机污染物)。
 

④ 三磷酸腺苷(ATP)指标法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过程,实际上是能量代谢过程,微生物产能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其活性的高低。三磷酸腺苷是微生物细胞中贮存能量的物质,因而可通过测定细胞中ATP的水平来反映微生物的活性程度,并作为评价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的指标,如果在以某种污水(有机污染物)为基质的培养液中生长的微生物ATP的活性增加,则表明微生物能够降解该种污水(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