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2

-

02

活性污泥日常运行7大指标


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系统日常运行的核心,其处理效果受曝气效果、停留时间、供气量、污泥浓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主要因素,以及对系统的影响。

① 曝气效果
曝气效果主要是观察曝气池液面的翻腾情况和泡沫的变化情况。成团、大气泡上升是曝气系统局部堵塞的表现或曝气装置有破损,而液面翻腾不均匀往往是存在不曝气的死角所致,泡沫增多以及颜色发生变化,说明进水水质和进水负荷等运行状态发生了变化。
 
②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指污水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HRT),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时间。处理效果不仅与要处理的污水水量有关,更与水质和采用的工艺方法密切相关,停留时间应以使处理后的排水达到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通常要根据成功运行经验和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处理城市污水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时间为4~8h;而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时,曝气时间在10~20h,最长可达50h以上。
 
③ 供气量
供气电耗占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电耗的50~60%,因此供气量的调整要极其慎重。确定供气量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曝气池出口处的DO浓度在0.8~2mg/l以上,其次要满足混合液混合搅拌的需要。供气量的确定比较复杂,其不仅受系统工艺设计的影响,还受曝气池进水水质、温度、停留时间、MLSS浓度、溶解氧含量等因素影响,需要根据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运行数据综合确定。处理城市污水的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供气量一般为进水量的3~7倍。对于进水水质、水量相对稳定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春秋各调整一次,即在水温开始上升的4~5月份降低供气量,而在水温开始下降的10~11月份提高供气量。
 
④ 剩余污泥排放
随着处理水量的不断增加,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也会不断增长,MLSS值和SV值都会升高。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必须将增加的污泥量及时排出,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应大致等于污泥的增长量,排放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曝气池内MLSS的波动。剩余污泥排放量与采用的活性污泥法及具体的进水水质有关,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可大致按进水量的1%左右排放剩余污泥,确切适宜的排放值应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确定。
 
⑤ 回流污泥量
调节回流污泥量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而污水处理厂的回流量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一般介于7-10g/l。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可超过15g/l,回流污泥沉降比一般在90%左右。因此在进水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根据每日测定的SV值为依据,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来达到维持污泥回流量固定的目的。在进水水量发生大的波动时,就需要调整回流量,以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不因进水量的增大或减少而出现大的波动。